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七海扬明 > 章七十 纺织业

章七十 纺织业

章七十 纺织业 (第1/2页)
  
  身为帝国的首相,李海并不只能做一个说客,他的肩膀上扛着这个帝国的内政,帝国几十个省份上亿百姓的生活都与其政策是息息相关的,事实上,帝国的百姓对平定西南几乎没有什么反应,毕竟双方的实力差距实在过于巨大,以至于在大部分关心此事的人眼里,平定西南也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对于接管光复区不久的首相来说,他的首要工作就是让每个人都有饭吃,有衣穿,在帝国元年,这一项工作是靠从南洋行省输入的海量粮食达成的,建立储备粮仓,设立粥厂,把收归国有的土地租给无地的流民,并且免去赋税和租金,把城内的闲散人员和难民组织起来,通过修建道路,疏浚河道等大工程为其提供工作,而流落街头的孤寡和乞丐也被集中起来供养。
  
  而进入帝国二年之后,社会承平,各地工商业快速发展,原本因为社会工程完结而失去工程的劳动力又得到了进入工坊和商店的机会,而各级衙署,特别是江南地区,又开始大规模设立习艺所,由各级行政衙署提供场所和衣食,重点的工商业主提供技师,把壮劳力培养成工人,然后再进入工坊工作,这个模式在商品经济极为繁荣的江浙地区最为普遍,特别是纺织业等江南传统强势的产业,不仅迅速完成的复苏,而且还在迅速扩张者。
  
  帝国鼎新打破了朱明和满清时代的人身依附关系,奴仆与主人,佃农和地主之间的人身依附或者不复存在,或者焕然一新,给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充足的劳动力,而帝国中枢向江南转移,特别是确定申京为帝国首都之后,帝国海外行省的资本家们用海洋贸易积攒了二十多年的资本快速注入,再加上沿海、沿江和运河两岸的巨大需求,及已经半殖民化的日本市场都让江南经济发展获得了充沛的动力。
  
  “安徽请拨劳改、苦役等犯三万五千人,以供其铁矿产量扩张之用,另需投资五十万两,请求向联合银行借贷,或者将铁矿股份部分向私人开放。”
  
  李海的办公室里,下属的官员例行向首相奏报一系列大事,李海听了铁矿增产一事,丝毫不加犹豫,说道:“融资之事可以开放部分股份解决,至于劳力,一个也没有,他要的那些人需要移民海外,或用于疏浚河道。另外告知,南方钢铁产业发展,以高精方向为主,铁矿石、生铁等初级产品并不在促进之列,已定京津、河北和辽宁为重。”
  
  “河北河间、大名与山东临清、武定等五府十七县遭遇蝗灾,多地颗粒无收,减产逾八成之巨,请内阁拨银赈灾,计需银元一百二十五元........。”
  
  “不准!蝗灾导致减产和无收,以米粮赈济即可,如何直取财政?先挪用天津、济宁和淮安仓库的运河扩建工食储备粮五十万予各府发放,年底前补充完毕即可,由内政部差员前往各地调查灾情,待有消息,另行处置。
  
  另外,日后各地再有灾情,若仅仅是减产,只免钱粮赋税,若灾情连年,才可拨付钱粮,似长江、钱塘、珠江、运河等水运便利之省份,要以拨付米粮为主,若陕甘、陕西等水运不济地区,才可以银钱为主,此例只适用于农业受损之灾,如蝗灾、旱灾,若有地震、水灾等祸,则不循此例。”
  
  李海听着一份份的公文,不时与当值的内阁成员商议,继而动笔批示,这便是他日常的工作,但已经代理内政多年的他,也不是那般好糊弄的。
  
  “苏松常杭湖嘉六府纺织业较上个季度增产近两成,纱锭数增长至三十二万,江浙纺织业发展状况良好,拟再批工坊用地一万八千亩,另在杭州、苏州两地再各建一个纺织品专用码头,以备.........。”
  
  李海忽然问道:“六府纱锭数已达三十二万了么,那岂不是说,仅这六府,今年便有超过八百万匹棉布的出产?”
  
  “正是如此,殿下。”
  
  李海看了看其余几个阁臣,问道:“纺织业发展如此快,诸位不觉得有问题么?”
  
  马东来身为副相,放下了手中的杯子,说道:“殿下,这本就是好事啊,如今海内承平,四方跪服,正是纺织业大兴之事,况且纺织业为高利润行业,仅这一行业每年的税收就超过湖北湖南两省之夏秋两税,如今百废待兴,各行各业都需要帝国扶持,可万不可轻动纺织业啊。”
  
  见李海沉默不言,马东来又拿出了惯用的一招,说道:“首相大人,您也知道,陛下历来重视纺织业呀.......。”
  
  李明勋当然重视纺织业,毕竟他来自后世,知道伟大的工业革命就是在这个行业率先展开的,所以他在少有的对内政经济的评价中,对纺织业评价尤为高。
  
  李海问:“纱锭已有三十二万,比去年这个季度增长了一倍还多,本王自然不会反对纺织业的发展,但多少纱锭就要纺多少棉花,本王问一句,六府纺织业所需的棉花来自哪里,份额多寡呢?”
  
  属员相互看看,都不能回答,因为内阁会议没有让他们准备这些,李海看了出来,说道:“暂且休会,你们把本王要的资料快些取来。”
  
  属员们倒是麻利,在内阁会议再度重启的时候,已经从资料室内找到了首相所需的一切资料,而这份调查报告显示,在帝国元年,江浙刚刚光复的时候,六府纺织业所需要的棉花有六成来自海外,一成来自本地,三成是由两淮地区提供,而进入帝国二年,海外棉花因为价格昂贵所以越发用的少了,而六府本就人口稠密,又要种桑、麻、茶等经济作物,棉花产量根本不足,所以两淮地区成为了原材料主产地,通过运河和长江,棉花可以很顺利的进入纺织业核心区域,而随机纺织业的快速扩张,通过运河和黄河,棉花产区又向山东和河南快速扩散,而最新一季度,海外棉花只占了一成,占比最大的已经变成了两淮地区,占了一半之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